新闻中心 /News
上海拟规定:同一消费者健身预付卡不得超2万元
上海拟规定:同一消费者健身预付卡不得超2万元近日,上海市体育局起草了《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31日。《办法》拟规定,同一消费者健身预付卡不得超2万元,经营者预收金额超过20万元的,应按比例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由存款银行按要求实施监测。
一般来说,经营者发行的预付凭证包括三种。一种是计时型预付凭证,在特定时间内不限使用次数,如会籍卡、会费等;一种是计次型预付凭证,可多次兑付特定服务或产品,如私教课、团操课等课时类,游泳多次卡等体育场馆服务类预付凭证;还有一种是兑付不特定服务或商品的预付凭证,如储值卡。
《办法》拟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出具书面告知,明确预收资金用途和管理方式、预付费风险提示、兑付收费标准、扣费方式、经营场所自有或租赁期限、消费记录、余额查询渠道等。
经营者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消费者超过24个月的计时型或者超过60次的计次型预付凭证所对应的预付费。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收取课时类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20000元,收取各类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预收资金金额总计不得超过20000元。
《办法》还对预收资金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将预收资金余额风险警示标准定为20万元,超过风险警示标准的,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应比例将预收金额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由存款银行按要求对纳入存管的预收资金实施异动监测。
同时,体育部门可根据行业实际情况降低或提高这一比例。比如,经营者上年度受到体育领域行政处罚或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提高10%以上的预收资金存管比例,最高可达100%。
根据《办法》,对于未按规定履行书面告知义务、设定预收金额和可兑付的期限、次数,以及未按规定采取预收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经营者进行查处。
去年以来,上海市多家健身房频频传出闭店消息。家住杨浦的邹阿姨此前花2万元在一兆韦德办理了五年的健身套餐,如今额度还剩两年多,健身房却已经关门大吉,“最开始说场地维修,让我们换一家店健身,后来慢慢都关了。很多人在拉群维权,请律师打官司。”
邹阿姨加入的维权群共有四百多人,几乎每日都有人分享维权动态。3月5日,她告诉海报新闻记者,有的健身房在关门一个月之前还在撺掇消费者办卡,自己身边有不少人办理了长期卡、家属卡,有的还没来得及开卡,门店就已经关闭了,有个老人买卡花了10万块钱,就这样没有了。
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站,记者以“健身”为关键词在上海地区进行检索,发现自2023年1月至今,已有近百条记录,其中不少是关于预付费退款的求助。有网友称自己累计购买近20万元私教课,还有10万余元额度没有使用,就被告知合同超期。
看到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规,邹阿姨表示,这样提前做出规范是好的,但消费者自己还是要注意理智消费,这比等出了问题再慌忙维权要更加有效。
健身爱好者石先生在上海一家乐刻健身门店办了月卡,每月费用二百元左右。石先生表示,自己对健身房本身的规模、资质还是比较放心的,但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只办理月卡,按月续费。“办年卡或终身卡还是会害怕对方跑路,而且一次性消费这么多,自己不一定能坚持下来,所以这种方式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石先生说。
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的连锁健身房快速扩张,离不开20年前香港团队带来的“加州模式”。该模式本质上属于预售制易倍EMC官网,即依靠大量预售年卡集中大量资金,并迅速扩张新店并再次预售年卡,依靠少量启动资金循环往复就能短期占领市场,扩大知名度。
以预售模式为主的健身房需要确保资金流的稳定,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运营成本难以支撑,其结局往往就是闭店。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体云动和万博宣伟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主流城市(含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健身俱乐部平均增长率为5.13%,倒闭率为14.07%,健身工作室平均增长率为6.32%,倒闭率为13.71%。
为维持资金流,健身房必须持续“拉新”或出售预付费服务,但现实情形是,健身房的运营成本较高,营业收入却相对有所降低。2023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俱乐部单店月均收入为40.2万元,相比2022年下滑了12.42%,相比2019年月均53.6万元减少25%。
面对健身房可能跑路的风险以及销售人员花样百出的办卡套路,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不得不多一些谨慎。另一方面,也有经营者瞅准这一心理,适时推出了月付制、零售式服务,如超级猩猩采用不办年卡、按次付费、拒绝推销的方式,获得了不少消费者青睐。
在电商平台中,超级猩猩针对新用户的四次体验课包定价121.2元,年售近4万份。天眼查官网显示,该公司于2021年完成E轮融资,估价近10亿美元。
在四大经济圈中,长三角地区的健身场馆数量最多,共计2.7万个,数量接近其他三大经济圈的总和,而华东地区的消费者人数及消费能力又是全国最多最强。上海市此次拟定新规,无疑对于规范体育健身行业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从业者自身也逐渐摸索出转型方向,健身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深度洗牌。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